葡萄新京

资质认定
新闻中心
更多
24 2023-05
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通过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复查评审
5月19 至20日,国家计量认证高校评审组委派上海交通大学梁齐教授、北京科技大学乔祎教授、东北大学王楠高级实验师三位专家对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进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复查评审,经过查阅档案、实验室现场考查、座谈会等环节,专家考核最终结论为: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通过此次评审。 5月19日上午在科创大厦J416召开复查评审首次会议,副校长甄良、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王海洁和中心全体教师参会。会上,甄良副校长致辞介绍了哈工大近年的发展情况以及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为学校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恳请专家对中心多提宝贵意见,同时要求中心教师积极配合专家,认真听取专家指导和建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评审组听取了中心的资质认定工作及运行情况汇报,对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所开展的检测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3名授权签字人和检测人员进行了座谈考核,对申请的检测项目进行了现场试验考核。 5月20日下午在科创大厦J416召开复查评审末次会议,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王海洁和中心全体教师参会。会上,专家组梁齐教授代表评审组宣读了评审意见。 评审组认为: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是葡萄新京授权的非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葡萄新京是国家事业单位管理局登记管理的事业单位法人。中心最高管理者由葡萄新京法定代表人任命并授权,符合国家主管部门关于事业单位设立授权非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的规定。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有相应的任命文件。中心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修正案)和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体系文件整体结构完整,架构清晰,《质量手册》要素齐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组织机构设置基本合理,人员职责清楚,能够满足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中心编制了内审计划和管理评审计划并按规定实施内审和管理评审,内审覆盖了所有的要素和部门,对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了整改。管理层能够建立、保持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授权发布质量方针声明;在实验室内部建立沟通机制;能将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定要求的重要性传达给实验室全体员工。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人员能力、记录报告、量值溯源以及检验检测设施等基本能满足申请检验检测项目的需要,同意通过本次复查评审。同时,希望中心按照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对基本符合项加以整改,整改结果报评审组审核确认后上报高校评审组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审批发证。 最后,中心主任张杰和实设处处长王海洁分别代表中心和学校对专家表示感谢,并表示对专家评审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落实,进一步提高中心整体管理水平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 通过复查评审,扩大了中心检测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中心整体管理水平和仪器操作规范,大幅提升了中心出具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合影留念 实验室现场考查 座谈会 末次会议
17 2023-05
副校长甄良到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调研
5月16日下午,副校长甄良带队到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调研,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王海洁、中心主任张杰和副主任来忠红等参加调研。 调研会上,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主任张杰从中心的定位与发展、公共测试与计算服务、建设成效与思考、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副校长甄良指出中心的定位是分析测试与高性能计算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支撑和高水平的服务,并就相关工作做了具体的指示和部署。参会人员还就人才引进、人才队伍建设、绩效考核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调研会后,副校长甄良一行走访了中心科创大厦部分实验室。 调研会现场 甄校长做工作指示和部署 走访实验室
27 2023-04
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一行到中心调研
4月26日上午,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吴其光一行二人到中心调研交流,中心副主任来忠红、崔喜平、魏大庆,办公室主任常宽参加交流。 交流座谈会上,中心副主任魏大庆介绍了哈工大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的情况,双方针对中心组织结构、人才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共享、CMA资质认定、电镜虚拟实验室建设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交流座谈后,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代表参观了中心实验室。 座谈交流 参观实验室 合影留念
通知公告
更多
关于样品制备恢复“网上预约”的通知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减少等待时间,从即日起所有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送样请提前在网上预约,并在工作时间(8:00-11:30,13:00-17:00)送样到科学园B1栋202室。 送样后老师将对样品进行审核检查,样品达到试验要求后,老师将会在系统中把送样状态改为“已批准”,显示在设备的排队预约页面,按照系统上的批准时间及时安排制样。制样结束后,系统状态会变为“已测试”,可以到科学园B1栋204室取走样品。 以上办法自公告日开始执行。此外,下表是样品要求,请大家按照要求制样,如有疑问,请联系陈老师(13845119764)。   附表1:电镜制样设备样品要求   仪器名称 试验项目 样品要求 送样地点 1号离子减薄仪GATAN695 2号离子减薄仪GATAN695 离子减薄制备透射样品 玻璃、陶瓷样品厚度不超过70μm,金属样品厚度控制在50μm以下,玻璃、陶瓷样品或尺寸不足直径3mm的样品装在双联环内送样。 科学园B1栋202室 截面离子抛光仪 样品截面离子抛光 样品最大尺寸10×10×2mm,抛光面需和背面平行,相临面垂直。 科学园B1栋202室 精密刻蚀喷镀仪Gatan682 扫描样品喷金或喷碳、喷铬 样品厚度小于5mm时,样品最大直径:30 mm;样品厚度在5-20mm之间,样品最大直径:25 mm;样品最大厚度20mm。 科学园B1栋202室 镀膜刻蚀仪Gatan685 样品平面离子抛光 样品最大直径:30 mm;样品最大厚度20mm。 科学园B1栋202室   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电镜平台                                         2023年3月20日
2023-03-20
2023春季学期电镜室培训通知
电镜室自20日起开始对科学园3周(需联系培训老师加入相应的培训群);集中培训后,每周开展一天分散培训,分散培训时间由培训老师在相应的培训群里通知。具体培训要求及流程如下:一、培训设备及收费1。1、 扫描电镜培训:教师免费讲解1小时(/小时或/小时)。2、 透射电镜培训:教师免费讲解2小时(/小时或/小时或/小时)。1 培训机时和费用 设备名称(按照自主操机计费 负责教师 /小时2023.2.27-3.17 每天 郭舒13654500223 Helios 600i-扫描功能280元 8:00-17:00 魏大庆13796665111 /小时2023.2.20-3.10 每天 郑振18045012582 /小时2023.2.20-3.10 每天 邹永纯 17733277169 /小时2023.2.20-3.10 每天 杜青15134554224 T20透射400元 8:00-18:00 杜青15134554224 /小时2023.2.20-3.10 每天 张宝友13009876222 二、培训要求1、必须是中心大仪系统已激活人员。2、填写《电镜培训申请书》(附件 B1栋一楼和二楼。4、参加培训时需携带导师签字后的《电镜培训申请书》。5) 培训时注意保留操机结果,并参加答卷考试(笔试)。6) 网络平台理论和视频学习,见附件 三、 1)笔试合格和(5小时。2、将笔试试卷(每台设备一套试卷,需导师签字)、授权证(提前填好个人信息及培训设备名称)交给培训教师,待培训教师批阅。3、将授权证和一张一寸彩色照片,交给张宝友老师(B1栋B1栋 四、其它注意事项1)学生全程戴口罩,进入实验室按照学校及实验室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实验培训。2)自备鞋套。3)集中培训设备除培训时间外,其他时间可预约实验。 请注意: 2023年春季 电镜培训与开放-附件 2月
2023-02-18
国家能谱中心与哈工大测试中心双边会议暨分析测试技术与发展学术交流会的通知
为提升葡萄新京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建设质量,促进校内外教师、学者、专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新时期高校分析测试工作和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的创新发展,哈工大将携手国家能谱中心于2022年12月27日线上举办“国家能谱中心-哈工大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双边会议暨分析测试技术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具体会议安排如下: 一、时    间:2022年12月27日(星期二)14:00-16:30 二、地    点: 腾讯会议 949-814-845 三、会议议程: 时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来忠红教授级高工 李景虹院士 张杰教授 李景虹院士 朱永法教授 姚文清研究员 TEM样品制备中的应用及 魏大庆教授级高工 X射线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6:05-16:30 分析测试工作研讨 2022年12月24日 清华大学 国家能谱中心 葡萄新京 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 报告人简介       1、李景虹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电子能谱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 科学试验标准化领域委员会 (CSTM/FC98)副主任委员。199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近年来致力于电分析化学、生物电化学、单细胞分析化学及纳米电化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 Nature Protocol,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2015-2021年连续五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任Chem. Soc. Rev., ACS Sensors, Small Methods, 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 Biosensors, Chemosensors等期刊编委。(Email:jhli@mail.tsinghua.edu.cn)       2、朱永法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国家电子能谱中心常务副主任。分别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在日本爱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7月到现在,一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从事能源光催化、环境光催化及光催化健康的研究。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国际重点合作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基础研究课题,同时,还承担了企业的有关吸附净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及其在空气和水环境净化方面的应用课题。       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年基金资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发表SCI论文447篇,高被引论文41篇;论文总引37800余次,H因子为110。2014-2021年Elsevier高被引学者(化学),2016年Elsevier全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高被引学者,2018-2021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化学), 2021年度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第851位。学术兼职有Applied Catalysis B 副主编,中国感光学会副理事长兼光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室内与车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能源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http://www.zhuyfgroup.com Email:zhuyf@tsinghua.edu.cn)       3、姚文清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研究员,国家电子能谱中心 副主任。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表面化学分析委员会(ISO/TC201)联络员,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委员会表面化学分析分技术委员会(SAC/TC38/SC2)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科学试验领域科学试验创新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TM /FC98 /TC02) 副主任委员。 近年来致力于光催化材料表界面化学分析及表面分析仪器研制工作。先后主持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子课题、面上项目)、国标委国家标准制修订专项等13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2篇,入选英国皇家学会Top 1%高被引中国作者。完成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0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申请5项;合作论著2部。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项(排名4);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项(排名2和4);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排名1);国标委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1项(排名1);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个人奖1项等14项。(Email:yaowq@tsinghua.edu.cn) 4、张杰       葡萄新京分析测试中心  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耐高温轻量化材料连接,及陶瓷-金属异种材料连接界面行为、材料高温下热变形行为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局配套、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总装备部共性项目等项目20余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国家自然科学-航天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大公关项目等重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在Acta Materialia等学术杂志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参编中文专著1部。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奖励各1项。(Email: hitzhangjie@hit.edu.cn) 5、魏大庆 博士, 教授级高工。分别于1998年、2004年和2008年在葡萄新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葡萄新京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副主任(兼电镜室主任)、黑龙江省电镜学会理事长、中国CSTM FC98科学试验创新方法技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电镜先进表征工作,涉及微纳加工及相关表征技术、电镜原位及高分辨表征分析,以及从事器件结构剖析表征与逆向工程、构件失效分析等。建立了国内领先的“电子显微镜虚拟实验室”。完成教育部标准《聚焦离子束分析方法通则》和《扫描电镜分析方法通则》2项。先后研发“回形-分层-内嵌”聚焦离子束程序化加工技术、“环切包络法加工”修复透射电镜光阑技术等,并获得相关国家授权专利。 从事钛金属表面涂层及显微结构表征,主持及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1项,其中承担国家973子课题1项。在Acta Biomaterialia、Acta Materialia、 Bioactive materials、Bio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H因子26,他引2000余次。国家授权专利20项。完成教材和专著3部,共撰写近40万字。 获国家教材建设一等奖(《材料分析方法》第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葡萄新京青年教师研究课程教学竞赛,二等奖。(http://homepage.hit.edu.cn/weidaqing,Email: daqingwei@hit.edu.cn) 6、徐超 哈工大教授、博导,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副主任(兼结构室主任)、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学术带头人。2003至2012年获得哈工大本硕博学位,2013至2017年在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并聘为终身职位助理教授,2018年回哈工大任教。聚焦航空航天雷达等装备轻量化的国家重大需求,主要从事高性能镁合金设计、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当选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FIAAM),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委员会理事、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外部专家、全国材料与器件科学家智库轻合金材料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青年编委等学术兼职。 主持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青年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基金、日本文部省优秀青年学者基金、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15项,在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他引超3000次,H因子为38;出版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排名第4)、中国菱镁行业协会青年科技奖等奖项6项。(http://homepage.hit.edu.cn/xuchao, Email:cxu@hit.edu.cn )
2022-12-25
设备分类 更 多
仪器设备
测试中心平台设备 其他分平台设备
学术交流
更多
分析测试中心举办技术交流会
2019-04-30
分析测试中心全体教师大会暨秋季首期技术交流会举行
2018-09-21
党建园地
更多
◆ 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党支部组织参观祖国以光红色见学点
2021-07-15
◆ 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党支部召开四月份党员大会
2021-04-30
◆ 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党支部组织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
2021-04-15
联系方式
更多

联系电话

0451-86414234

传真

0451-86414234

电子邮箱

hitcam@hit.edu.cn

通讯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哈工大科学园科创大厦J405

葡萄新京(游戏)有限公司